国债期货正套是一种常见的金融操作策略,它利用国债期货合约进行套利交易。正套交易是指投资者购买国债期货合约,在后续时间内将其交割给期货交易所。这种操作策略可以实现对国债期货价格波动的有效把握,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盈利。 国债期货是一种衍生工具,其价值与基础资产——国债的价格相关。国债期货的价格变化主要受到利率、通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合理预测未来国债期货的价格走势。 在进行国债期货正套交易时,投资者首先需要购买国债期货合约。当国债期货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国债期货合约获得利润。这是因为投资者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期货合约,在价格上涨后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差价即为盈利。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借入资金来增加持仓量,从而提高盈利空间。 国债期货正套交易具有较高的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操作。他们需要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准确判断,以把握国债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他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的变动,以避免出现无法及时平仓的情况。投资者还需要合理控制资金杠杆,并设置止盈止损位,以保护自己的投资。 国债期货正套是一种风险较高的金融操作策略。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以有效把握国债期货的价格波动,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盈利。投资者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形势的变化,控制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只有如此,才能在国债期货正套交易中取得可观的收益。 国债期货正套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在不同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的国债品种和数量很多,基本上每年每期国债都可以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但在交易所交易活跃的品种并不多,跨市场套利时有出现,并不经常。截至到2012年2月,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同时上市的国债有136只,总规模为4.26万亿,其中只有21国债⑺、02国债⑶、02国债⒀、03国债⑶、03国债⑻、05国债⑴、05国债⑷、05国债⑿在交易所成交比较活跃。以后发行的国债基本上在交易所基本无交易,难以做到跨市场套利。 国债期货正套反套正向套利是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比高于无套利区间上限,套利者可以卖出期货,同时买入相同价值的现货,当期现价格比回落到无套利区间之后,对期货和现货同时进行平仓,获取套利收益。 反向套利是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比低于无套利区间下限时,套利者可以买入期货,同时卖出相同价值的现货,在期现价格比回升到无套利区间时,对期货和现货同时进行平仓,获取套利收益。 应答时间:2020-09-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国债期货实时行情二年期国债期货的交易代码是:TS,五年期国债期货的交易代码是:TF,十年期国债期货的交易代码是:T。国债期货合约目前有3个:二债、五债和十债 。 二债:代码TS,合约标的是面值为2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名义中短期国债 五债:代码TF,合约标的是面值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名义中期国债 十债:代码T。 拓展资料 一、 期货交易就是赚取差价 期货交易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合约符号”的买卖,是广大期货参与者,看中发期货合约价格将来可能会产生巨大差价,依据各自的分析,进而搏取利润的交易行为。从大部分交易目的来看,也就是投机赚取“差价”。 说明一点,现在成交的期货合约价格,是大家希望这个合约将来的价格变动(一般几天或几个月),所以它不一定等于今天的现货价。 二、 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以小博大” 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进行大宗交易。 例如:以50万元的资金,基本上可做1000万元左右的交易。也就是说,交易者用50万元的资金作为保证(即保证金)价值1000万元的商品价格变化,所产生的盈亏都由交易者的50万元资金承担,差不多把资金放大了20倍。这就是所谓的“杠杆效应”,也可称为“保证金交易”。这种机制使期货具有了“以小博大”的特点。 三、 期货交易可理解为“买空卖空” 期货交易买卖的是“合约符号”,并不是在买卖实际的货物,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期货时,就不用考虑是否需要或者拥有期货相应的货物,而只考虑怎样买卖才能赚取差价,其买与卖的结果只体现在自已的“帐户”上,代价就是万分之几的手续费和占用5%左右的保证金,这一点可简单地用通常所说的“买空卖空”来理解。 四、 买、卖都可以 正由于可理解为“买空卖空”,使期货交易可进双向交易。即根据自已对将来行情涨跌分析,可先买进开仓,也可先卖出开仓,等价差出后,再进行反向的卖出平仓或买进平仓,以抵消掉自已开仓的合约。这样自已的“帐单”上就只留下开仓和平仓之间的价差,开仓占用的保证金自动退回,从而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交易。 期货这种合约也可实际交割。一个开仓的买入合约,一直不平仓,到期限后(一般几个月),交易者就必须付足相应货物的货款,得到相应的货物。如果是卖出合约,就应交出相应货物,从而得到全额货款。作为投机者就应在合约到期前平掉合约。 五、期货交易实例 假设一客户认为,大豆价格将要下跌,于是以3000元/吨卖出一手期货合约(每手大豆是10吨,保证金比例约9%),而后,价格果然跌到2900元/吨,该客户买进一手平仓了结,完成一次交易。 毛利润为:(3000—2900)×10=1000(元) 以上交易全部体现在帐单上,资金大约投入: 3000×10×9%=2700元,还应扣除交易费用大约十多元。 国债期货特点市场上可投资的产品很多,在众多的产品中国债期货本身属于一种金融期货。简单来说,国债期货指的是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其最后交割日为最后交易日的第三个交易日,采取实物交割的交割方式。 国债期货有哪些特点? 【1】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无负债的每日结算制度,并且国债期货交易一般较少发生实物交割现象。 【2】优化资产配置功能,国债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可以方便投资者进行合理的资产分配,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3】国债期货交易不牵涉到债券所有权的转移,只是转移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 【4】所有的国债期货合同都是标准化合同,可以说是为国债发行市场的承销商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国债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是一种杠杆交易。 【5】国债期货交易必须在指定的交易场所进行。期货交易市场以公开化和自由化为宗旨,禁止场外交易和私下对冲。 上述这些特点都是国债期货的相关内容,国债期货在促进国债发行、提升现货市场流动性、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不得不说的是,国债期货有价格发现和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能够促进国债发行。 国债期货静态套保套期保值是国债期货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功能之一,是指国债现券持有者利用期货市场来对冲利率波动。套期保值过程中的损益和相关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套保效果。 套期保值的原理 在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操作中,投资者会根据现货头寸反向建立期货头寸,其目的是使得期货和现货的组合头寸风险尽量呈现中性。这样操作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期货和标的现货价格之间会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二,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趋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者在套期保值中也失去了价格朝有利方向变动而获利的机会,这是因为一个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将被另一个市场上的损失所抵消。套期保值在锁定风险的也锁定了未来交易的损益。 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则 套期保值应大致遵循标的品种相同或相近、交易方向相反、数量相当、月份相同或相近等原则。 标的品种相同或相近原则。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选择的期货品种应尽量和所需套保的现货品种相同。若没有完全相同的期货品种时,应选择最相近的期货品种来保值。只有期货标的和所需套保的现货品种相同或相近时,期货价格和所需套保的现货价格之间才有可能形成紧密的关系,在两个市场上采取反向操作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交易方向相反原则。套期保值者在做套保交易时,应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动,即在两个市场上处于相反的买卖头寸位置。由于期货和相应现货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只有遵循交易方向相反原则,交易者才能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盈利,从而达到风险中性的目的。 数量相当原则。这里的数量相当并不是指期货数量与现货数量一致,而是指为达到套期保值目的所需的期货合约数量与现货数量有一定关系,必须依据现货数量合理确定期货合约数量。 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好与交易者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因为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到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向一致,套期保值的损益受期末期货和现货差异的影响较小,而是完全由期初建仓时期货和现货价格决定。 套保比率的计算方法 在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套期保值比率。套期保值比率是指债券现货组合价格变动与一张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的比例。由于各种债券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不相同,在运用国债期货对固定收益债券进行套期保值时,固定收益债券现货的价值与所需国债期货合约的价值之间并不是11的关系。在完美套期保值下,由于利率波动引起的现货价格波动的损失应正好被期货头寸的盈利冲抵,即债券组合价格变化=每个期货合约价格变化×套期保值比率。 由此可得:套期保值比率=债券组合价格变化/每个期货合约价格变化。 1.基点价值法 2.运用久期 上述两种计算套期保值比率的方法都是基于一定的经验法则。 经验法则1: 经验法则2: 期货合约的久期等于最便宜可交割国债的久期。 上述经验法则有着致命的缺陷。当收益率低于转换收益率时,理论期货价格曲线的斜率高于低久期国债(CTD)转换价格的曲线的斜率。赋予该期货合约的DV01(CTD券的DV01)低于其实际的基点价值,则由经验法则产生的套保比率过高。当收益率高于转换收益率时,理论期货价格曲线的斜率小于高久期国债(CTD)转换价格的曲线的斜率。赋予该期货合约的DV01(CTD券的DV01)高于其实际的基点价值,则由经验法则产生的套保比率过低。当收益率通过转换收益率时,经验法则会造成期货DV01产生不连续的跳跃,一个基点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套保比例产生较大的变化。不过上述缺点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改进,比如通过采用期权调整的DV01或者是收益率贝塔进行修改。 套期保值损益分析 在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中,难免会涉及国债现券以及国债期货合约,因此在对套期保值的损益进行分析时,需要分别对国债现券以及国债期货合约的损益进行分析。 国债现券的损益=国债净价的变化+期间的利息收入(含利息的再投资收益)-国债的融资成本 国债期货的损益=国债期货价格的变化(净价) 上述公式的一个假设是套期保值期内没有票息支付。 当套保期内有息票支付时,不能直接用套期保值期内的国债现券全价的变动来表示息票收益与资本利得。当套期保值期间国债现券没有票息支付时,利息收入等于国债期货持有期间国债现券的应计利息增加值,即息票乘以其实际持有天数。当套保期间国债现券有票息支付时,此处假设国债的利息是一年支付一次,利息收入等于实际收到的票息的再投资收益加上应计利息。 影响套保效果的因素 运用国债期货对国债现券进行套期保值,将国债现货的价格变动风险降低为基差风险,大大降低了风险头寸,可仍然没有将风险敞口降至零,仍面对基差风险,基差风险的存在影响着套期保值的效果。 不同期限收益率利差的变化 如果套期保值者持有的是非CTD券,未预期到的收益率利差变化可能产生损益。尤其是,如果进行套保的国债收益率相对于CTD券的收益率下降,或下降程度比CTD券的收益率β计算的要高,在国债上的收益比预期要高,或者在期货交易中的损失要更低,即以历史数据估计出来的β来预测CTD券和套保国债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失效。 交割期权价值的变化 国债期货的空方拥有从一系列可交割券中选择CTD券的权利,即交割期权,而期权价值变动的核心是波动率,如果实际波动率大于预期波动率,则期权价值上升,为空头套保头寸增加收益。如果实际波动率小于预期波动率,则期权价值下降,造成空头套保头寸收益下降。 回购利率的变化 对应期限回购利率将导致期货价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和即期收益率变化是不相关的。对套期保值者来说,如果没有对回购风险暴露措施,则对应期限回购利率的变化将成为套期保值头寸损益的额外来源。而我国货币市场上又缺乏合适的对冲工具,所以这一部分风险可能会影响套保的效果。回购利率的上升通常给期货空头带来损失,而其下降则会有利于期货空头。 基差风险 在套期保值中基差起到了关键作用。套期保值者将绝对现货价格风险管理,转变为相对的基差风险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完美的套期保值往往是很难达成。这是因为基差风险可能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对冲价格风险的资产与期货合约的标的资产可能并不完全一致,这时需要利用交叉套期保值而不是直接套期保值,但两个市场上的收益率差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二是套保者可能并不确定资产买入及卖出的时间;三是套保者可能需要在期货到期月之前将期货进行平仓。 为了尽量规避基差风险,套保者在选择期货合约时,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选择期货合约的标的资产;二是选择交割的月份。具体来说,如果被对冲资产刚好与期货标的资产吻合,第一个选择就很容易,其他情况下需要确定哪一种可以使用的期货合约与被对冲资产的价格有最密切的相关性。交割月份的选择与几个因素有关。如果需要套保的时间与期货交割月份一致,就应直接选择该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在实际操作中,套保者通常会选择一个随后月份交割的期货合约,这是为了避免交割月份期货价格的不稳定,以及期货多头在交割月份持有合约而面临不得不接受资产交割的风险。如果需要套保的时间与期货交割月份并不一致,则尽量选择与需要套保时间最接近的交割月份合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