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在寻找一套公式,以图复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50年取得的神奇回报,但都徒劳无功。近日,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发现了巴菲特的投资秘诀。12月26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1月份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找到了这套公式。论文作者都有深厚的学术资历,他们供职的AQR资产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着多只对冲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产品,资产规模达900亿美元。论文作者分析了巴菲特从1964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来的投资成绩。他们的公式含有十多个单项,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专注于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即波动性低于平均水平、价格相对于账面价值(市率,一种值指标)的比率不高的股票。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看好利润增长高于平均速度、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当作股息派发出去的股票。公式的第二部分将会令人错愕:它要求用“保证金交易”来投资这些股票,也就是借钱买股,买进的数量比不借钱能够买到的更多。研究人员发现,要达到巴菲特那样的长期回报,投资组合需要有60%的借入比例,也就是说,借款比例足以让每100美元的投资组合持有160美元“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论文作者之一、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AQR公司副总裁安德烈亚·弗拉奇尼(Andrea Frazzini)说,在巴菲特整个职业生涯中,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平均杠杆率一直与上述水平相当。采用保证金交易当然可以放大利润。当行情不妙的时候,它也会增加潜在损失。但上文所述的公式是将保证金交易的大量使用同风险远低于市场的股票结合,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投资组合的风险仍然可以不高于大市。无可否认的是,大量使用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始终存在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的风险——如果所持资产跌幅太大,那么就要存入更多的现金。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50年里一直能够避开这种风险,虽然严重依赖于杠杆,其自然年度最差的回报率也就是亏损9.6%,而且其账面价值的波动性也低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S&P 500)。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明显缺失一个因素,它没有解释巴菲特为什么大量投资非上市公司。研究人员表示,这没有必要,因为他所投上市公司的表现好于非上市公司。巴菲特常常鼓吹他挑选优秀管理人员的能力,但研究人员发现,其回报“更多地源于选股,而非他对管理层的影响”。不幸的是,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这套投资公式散户应用起来不一定容易。比如它要求投资一大篮子多样化的股票。另外,对于一个依靠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来说,坚守这套公式也有可能遇到挑战。但是,你或许还是能够在不借钱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运用研究人员总结出的这套公式。比如,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面有现金,你可以把这些现金加到已经配置于股市的那部分中去。这在事实上是自己给自己借钱,也就相当于做保证金交易。巴菲特从他公司的其他部门借钱,当然也就是这种办法。 问答:巴菲特是怎样对上市公司估值的? 回答: 楼主不妨去下个<告股东书>.1978-2005年中2003年的.看一下就明白了.其实简章的说他做股票的买卖除了在扩长时间做公司董事提取现金流之外.他买卖股票完全是对一个公司资产赢利在可见10年内的增值预期. 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相对估值法,如PE PB 你查下.大略的都忘了...这是个相对简单的入门方法.先从这个入手.你那个自由现鑫流贴现的估值又叫五朵金花.老巴用的就是这个,但现在我国上市公司刚完成股改的情况下,对于一个较不发达的资本市场运作的前提下是行不通的.还有许多最起码的财务指票都不透明,有待于完善.要是炒中国票请听一句话,无庄不股. 问答:巴菲特如何对传媒股估值 回答: 竞争优势大幅减弱 巴菲特定义具有经济特权的产品或服务为:(1)客户确实需要或期望得到;(2)客户认为没有与其非常近似的替代品;(3)不受政府的价格管制。产品或服务具有以上三个特点,就会体现为公司具有定期对产品与服务进行攻击性定价的能力,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投入资本收益率。而普通企业想要获得远远高出平均收益率水平的盈利,只有成为低成本经营者,或者赶上市场非常紧俏,供给严重不足的时候,但是这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只有极少数企业属于经济特权企业,大部分企业属于一般企业,还有很多企业介于二者之间,应该说是较弱的经济特权企业或是强大的普通企业。 巴菲特认为,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寻找资讯与娱乐(其主要兴趣是后者)时,享受到极为宽泛的多种选择。但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会随着新的供给巨幅增长而相应扩大。结果只能是,资讯与娱乐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变得更激烈,市场因此分割成碎片,导致传媒行业丧失一部分经济特权的竞争力,尽管远远不是全部。 竞争优势变化导致估值变化 传媒行业的经济特权由强变弱,直接影响到传媒企业的短期盈利,但对内在价值的影响更大。 巴菲特用简化计算说明如下:几年之前,传统观念认为,报纸、电视或杂志这些传媒企业,收益将会以每年6%左右永久地持续增长,而且这种永久性增长并不需要使用追加投入的资本。因此,每年的折旧费用将大致接近于资本性支出,所需的营运资本也将相当少。基于以上原因,公司报告收益(在扣除无形资产摊销之前)也就是可以自由分配运用的收益。这意味着,拥有一家传媒企业的股权,类似于拥有一份收益每年增长6%的永久性年金。假设以10%的折现率来计算现金流量的现值,那么一家现在每年税后盈利100万美元的传媒企业,价值将会高达约2500万美元,按照税后利润计算的市盈率为25倍。 但是现在由于传媒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出现重大变化,需要改变原来的假设,不能保持每年6%的永久性增长,而是只有每年平均盈利100万美元的“正常盈利能力”,每年收益只是围绕10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上下波动。事实上,大多数企业每年盈利基本上都符合这种围绕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动的模式。要想让公司收益实现增长,企业股东就必须要追加投入更多的资本(一般都是通过企业留存一部分收益的方式进行追加投入)。在修改后的新假设条件下,同样以10%的折现率折现,企业的估值却只有1000万美元。一个看似幅度相当小的利润增长率假设变化,却使企业估值大幅减少,按照税后利润计算市盈率只有10倍。 不管经营传媒业务,还是经营钢铁厂,赚来的现金都完全一样。而过去同样是一元钱的收益,市场对于传媒企业的一元钱收益的估值远远高于钢铁企业,是因为他们预期传媒企业的收益将会持续增长(而股东不需要为收益增长再额外投入更多的资本),而钢铁企业的盈利明显属于围绕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动的普通企业类型。可是,现在市场对于传媒企业的盈利预期,也转向围绕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动的企业类型。正如前面简化的例子所描述,盈利预期的修正必然会导致估值的巨大变化。尽管大部分传媒企业还将继续拥有比一般企业好得多的盈利能力,但过去那种拥有如同防弹衣一样,无法击败的经济特权和暴利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所以巴菲特过去20年基本上拒绝投资传媒股。 可是,巴菲特为什么最近又大量投资报纸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最近10年传媒企业的价格大幅下跌,很多传媒股跌到只有原来股价的十分之一,远远超过其内在价值的下跌。巴菲特投资的华盛顿邮报从2007年至今5年,跌幅过半,纽约时报从2007年至今5年跌幅超过70%。巴菲特这次收购其63家报纸的Media General公司的股价只有5年前的1/10。Lee公司股价只有5年前的1/20。巴菲特的投资行为表明,价值投资并不只看价值高低,也不是只看价格涨跌,而是看价值与价格相对变化的性价比。 问答:巴菲特如何进行股票估价 回答: 投资大师巴菲特系统的投资原则吧:选股原则:寻找超级明星企业。这个原则好理解,俗语说:擒贼先擒王。估值原则:长期现金流量折现。就是要先算好企业的内在价值。市场原则:市场是仆人而非向导。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要做市场的主人,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巴菲特专门强调: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是需要长时间修炼的。买价原则:安全边际是成功的基石。安全边际又是个专业术语,他认为“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实际上是要我们在价格低于价值到一定幅度的时候来进行投资。这和估值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判断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问答:巴菲特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 回答: 评估方法包括以下3项内容:1、使用最简单的长期现金流定义。这个定义就是所有者权益,相当于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中的“公司收益+折旧等非现金支出-维护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本支出”。2、使用最简单的贴现率--一般参照长期国债利率。3、寻找最简单的明星企业。明星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它们能够给股东以长期、稳定的获利回报。明星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经济商誉。 问答:巴菲特是怎样分析价值评估的 回答: 有人问过巴菲特“您是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的呢9”巴菲特回答说“我的工作是阅读。”在巴菲特对保险公司GEJc0产生投资兴趣m.他是这样做的:“我阅读了许多资料。我在图书馆待到最晚时间才离开-…-·我从BESTs(一家保险评级服务机构)开始阅读了许多保险公司的资料,还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公司年度报告。我一有机会就与保险业专家p,及保险公司经理们进行沟通。”企业的财务报告是巴菲特最关注的资料。在巴菲特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写给股末的信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这方面的卓越才能。巴菲特强调,分析企业会计报表是投资着进行价值评估的基本功。他说:“当经理们想要向你解释清楚企业的实际恃况时,可以通过会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但不幸的是,当他们想弄虚做假时.起码在一些行业,同样也能通过报表的规定来进行。如果你不能辨认出其中的差别,那么,你就不必在投资管理行业中混下去了。”在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上,巴非特也和别人不一样。他说“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在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第一,要特别留意那些会计财务有问题的企业。如果一家企业迟迟不肯将期权成本列为费用,或者其退休金估算过于乐观,千万要当心。当管理层在幕前就表现出走上了斜路.那么在幕后很可能也会有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第三,要特别小心那些夸大收益预测及成长预期的企业。企业很少能够在一帆风顺、毫无意外的环境下经营,收益也很难一直稳定成长。至今查理跟我都搞不清楚我们旗下企业明年到底能够赚多少钱,我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季度的盈利数字,所以,我们相当怀疑那些常常声称的目标收益,我们反而更怀疑这其中有诈。那些习惯保证能够达到盈利预测目标的老总,总有一天会被迫去假造这些数字。”巴菲特强调,企业业务的长期稳定性非常重要,他说:“经验显示,经营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当然管理层决不能过于自满。企业总是不断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生产技术等,这些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企业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会因此导致重大投资决策失误。推而广之,在一块动荡不安的经济土地之上,是不可能形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似的经济特许权,而这样的经济特许权正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因素。”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及其后续的年报中,巴菲特数次重申自己喜欢的企业的标准之一,是具备“经证明的持续盈利能力”,因为巴菲特从来不对预测未来收益感兴趣。“查理提醒我注意,伟大企业的优点在于其巨大的盈利增长能力。但只有在我对此可以非常确定的情况下我才会行动。不要像得克萨斯器械公司或者宝丽来公司.它们的收益增长能力只不过是一种假像。”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指出:估值越是依赖干对未来的预期.同时与过去的表现联系越少+就越容易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和严重的失误。企业盈利能力的正确预测做法应当是根据真实地,并且经过合理调整的企业历史收益记录,计算长期平均收益,以此为基础推断分析企业未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计算平均收益时必须包含相当长的年份,因为长期的、持续和重复的收益记录总要比短暂的收益记录更能说明企业可待续盈利能力。在实践中,巴菲特主要采取股东权益回报率和账面价值增长率两个指标来分析企业的长期经营记录。配资门户网(https://www.peizimenhu.com/)股票入门知识_炒股配资平台_配资炒股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