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配资门户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配资门户手机版
  • 客服中心

       3269027314 (广告合作)

       3269027314 (举报投诉)

配资门户网

搜索

深交所:仅两成投资者使用止损策略 低价股更受青睐

2019-7-8 19:21| 发布者: a85227793| 查看: 342| 评论: 0

摘要: 深圳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副总监沈梁军博士在演讲中表示,投资者认为自己亏损的原因,排名前两位的原因,一个是投资经验不足,第二个是投资知识不足。 以下是沈梁军博士等演讲实录: 今天这场演讲中,我主 ...
深圳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副总监沈梁军博士在演讲中表示,投资者认为自己亏损的原因,排名前两位的原因,一个是投资经验不足,第二个是投资知识不足。



以下是沈梁军博士等演讲实录:

今天这场演讲中,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从散户行为特征来看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今天给大家分享这个主题,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在坐的同学毕业之后首先可能参与就是A股市场,因为这是最直接且最容易进入的市场;

在整个资本市场双向开发的环境下,从深港通到沪港通,两个市场也是在互相的融合。而我今天虽然讲的是A股市场,但是如果说在坐的同学将来要参与港股市场,今天的演讲内容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首先, 从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看。

这是一个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个人和机构的持股市值大概各占一半,但从整个交易来说,个人投资者占到80%多,也是市场交易最主要的参与者。如果把个人再进行细分,中小散户确实是个人投资者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中小散户来说,大家可能听过媒体报道七亏二平一赚,就是说中小散户大部分都是在亏钱。并且有媒体总结了在不同行情阶段散户的行为和心理,以及这些行为和心理如何导致亏损。这是一个比较感性的描述,我觉得可能需要一些更加系统化的分析去了解,去分析这些散户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市场里会亏钱。如果了解了为什么亏钱的话,有助于将来更加理性参与A股。

所谓的投资决策有三个问题比较重要,第一个是买什么,买哪个股票,觉得哪个公司有投资价值;第二个是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进去,投多少资金买;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卖。这个问题是很多散户忽视的。大家在学习金融理论以及学习资产定价理论的时候,给出的是一个价格。

这可能就是一个定价,但股价是波动的,其实卖是很重要的行为,很多研究表明,卖出的行为更能够决定你收益,可能达到70%。

从这三个问题出发,可以分析投资者,比如持股行为是什么样的,持有哪些股票。交易行为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建仓。收益特征是什么样的,是亏了还是赚了,这是整个投资者行为的分析框架。

从这个分析框架出发有这么一些研究结论。

首先,A股市场中小散户持股的集中度较高,持股三支以下股票的投资者基本上占一半,能够持5支以上股票,基本上只占百分之十几,可以看到中小散户的持股集中度非常高。

从持股偏好分析来看,我们对个人偏好持股类型采用了一个持股偏好系数来衡量,什么意思呢?我们用这种类型的股票占整个股市市值的比例做分母,用投资者持有这种股票的比例作为分子,用分子除以分母之后得到一个偏好系数,代表投资者相对整个市场对这个类型股票的偏好。

我们发现个人投资者更偏好持有低价的股票,高市盈率,前期涨幅较大的股票,ST股票以及中小创股票。

他持有股票之后如何交易?其实也有很强的特征。

首先个人投资者交易频率特别高。从调查来看,个人投资者每个月平均交易是5.4次,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大概900%多,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从全球范围看A股的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都是非常高的。从机构投资者来看,资金周转率大概是140%多,相比之下个人投资者是机构的6倍多。

如果统计投资者持有某一支股票的持股期限,个人投资者平均大概是一个月,机构投资者有三个多月。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期限非常短,这些特征都反映个人投资者交易非常频繁,交易的频繁也会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个人投资者会频繁交易?有些研究表明投资者盯着交易软件看的时间越长,交易越频繁。进一步还可以深入分析背后的心理原因。

从个人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我们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追涨型的投资者比较多,占了近一半。使用止损策略的投资者比较少,仅占二成,也是就是说,很多投资者对亏损情况下什么时候卖出是没有认真考虑过的,只有两成的人会考虑止损这个问题。

但是,这里面也有发生一些变化的投资行为。

比如说2017年调查发现,价值投资者经过多年的变化之后首次提升到首位,开始深入人心,这可能也是跟去年大蓝筹的市场行情相关。过去一两年,短线交易的投资者下降比较大,趋势投资者维持在1/4左右,但不是特别高。这是总体投资风格的一个分布特征。

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背后的因素可能有两个:投资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这是影响投资决策质量比较重要的因素。

总体上,投资者的投资知识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我们做了一个一百分的问卷,对投资者投资知识进行打分,在2015年以前平均得分来说是不及格,2016年才慢慢及格,这里面很大的因素是2015年股市波动之后,有一部分对股市不太适应的投资者离开了市场,剩下来的投资者知识水平相对较高。

从投资的信息渠道来看,我们统计了主要信息渠道的分布,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随着手机APP的使用越来越高,很多投资者是用手机来看投资信息,或者比较年长的投资者通过电脑看网站上的投资信息,这是两个获取投资信息主要的渠道。

那么这些信息渠道有什么特征?就是它的信息很多是市场传闻,有些是媒体报道,这些信息可能不是那么的准确,所以他可能会受到这些不规范信息的诱导。

在2017年之前排名第一的信息来源是通过行情软件,即通过技术分析来进行投资,前面提到盯盘越久就越容易倾向于频繁交易,这也会对投资者行为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我们了解到现在很多入市投资者第一门课就是学习看行情软件K线图。

进一步了解投资者亏损的原因。从投资者自己认为投资者亏损的原因看,排名前两位的原因,一个是投资经验不足,第二个是投资知识不足。

我们对亏损投资者和盈利投资者的行为差异做了分析: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是更倾向于亏损。而阅读公司公告和机构研报的,认真进行投资分析,考虑采用止损策略的,会更倾向于成为盈利投资者。

如果你是通过股吧等网上的媒体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听信这些小道消息可能会更倾向于亏损。所以这些行为会对投资者的亏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回顾一下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在那时候表现的非常明显。

首先,他表现出一个“反周期的风险厌恶”特点,传统的金融学理论里风险厌恶程度是不变的,但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投资者可能存在反周期的风险厌恶,所以投资者表现的行为就是追涨,也就是股市行情好的时候风险承受能力会更高,也更倾向于去冒风险。

从2015年开户数量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投资者进入股市的量非常大,很多券商都在加班加点为投资者开户。这个数字非常高,是前面几年的好几倍。

我们对这些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90%的投资者喜欢在建仓时追涨。但是,对于投资者的个股买卖行为,个股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却表现出一些“处置效应”。

什么是处置效应?就是说在他手里面倾向于拿住那些亏损的股票,对于亏损的股票拿在手里一直不动,对于已经赚钱的就会倾向卖出。这里面可能有很多解释,比如说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对于亏损股票的话,卖出的话,有点丢不下面子,像是在否定自己对股票的观点,因为他肯定是看好这支股票才买进,这背后存在很多心理学的假说,这就是所谓的处置效应。

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时候,可以看到中小散户上涨过程中,股市最高点前面两个月中小散户是一直在净卖出,如果说再去分析一下卖出的股票,发现这部分是他以前浮盈的股票;在最高点之后开始净买进,买进那些股票是他以前拿在手里还浮亏的股票,这是跟处置效应相验证的。

还有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是涨停板敢死队。

在我们股市里有一批游资是喜欢把一支股票拉上涨停板,引诱中小散户进去。我们看到在涨停当日中小散户表现出净卖出,第二天这些中小投资者表现出净买入,与此相反,大户游资操做的正好相反,就是在涨停板当日是买入,第二天是卖出的。

第二个典型案例就是所谓“高送转”。

“高送转”就是说,原来10块钱的股票,如果每10股送10股,因为除权除息现在可能变成5块钱。这时候,他以为这个股票变便宜了,所以有些公司利用这种“名义价格幻觉”诱骗中小散户。对于这一行为,监管层高度重视,比如深交所推出“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来规范。

我们看上市公司“高送转”公告日之前,平均而言,股票是上涨的,公告之后,下跌了十个交易日,后面才保持着慢慢悠悠的填权行情。从不同投资者的行为来看,我们发现在上涨过程当中,就是在公告之前有些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是在上涨过程中卖出。然后在公告之后,这十天的下跌过程当中他们在买入,所以也是受到了名义价格幻觉的影响,诱导他们提供流通性,这跟之前的处置效应是有一定联系的。

我们对个人投资者一个总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做了一个调查,我们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的现象,比如说熟悉偏好。举个例子说明熟悉偏好,比如,上海地区的投资者他们持有上交所的上市公司的比例更高,深圳地区投资者持有深市股票的比例更高。但其实没有一个清晰的原因,能证明这种决策是比较理性的。因为其实不管怎么样的话,投资股票需要进行独立分析之后再选择投资哪个市场。但是不是说因为他离这个市场近,才会去投资这个市场。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过度自信,我们曾经问过投资者,你认为你的投资水平是不是超过股市的平均水平?有将近70%的投资者认为自己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这明显是悖论。这里面还有比如娱乐偏好,以前很多中小投资者喜欢在营业部大厅一直待着,即使节假日也会去,为什么?因为他们可以聚在这里面讨论股票。而他们会觉得一到节假日,因为没有办法交易觉得不自在,其实是他们把股票交易当作了一种娱乐的游戏。

总结一下,各位厦门大学的同学们,如果你想要进入股市的,要成为一个有准备的投资者,要从三个角度去提升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

首先,要拥有投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不要被一些市场上的信息所诱导。多去看公司公告,多去分析调研,会有助于你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

第二 ,要具备投资决策所必备的投资知识。这对于在座的各位经济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掌握的充分一些。

第三,要能够抵抗非理性投资心理的影响,这是今天主题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所以大家如果要进入股市,一定要认真地分析普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容易犯的错误,找准自己的投资心理“死穴”。

最后有三本书推荐给大家,第一本是《投资者的敌人》,是一位行为金融学方面的学者写的,我前面讲的这些内容会在这本书里面有更加详细,更加系统的介绍。第二本书是达里奥的《原则》,如果大家将来想成为职业投资者,这本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本书《系统交易方法》,,这本书主要从操作层面介绍是怎么样构建一个交易系统,它能够帮助你去战胜非理性的投资心理。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配资的信息,欢迎你关注宝聚荣配资平台:(http://www.893339.com)以上就是:深交所:仅两成投资者使用止损策略 低价股更受青睐,小编为您带来的全部内容。配资门户网(https://www.peizimenhu.com/)股票入门知识_炒股配资平台_配资炒股行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